他们足够坚定吗?他们足够坚强吗?他们有耐心吗?最关键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擅长什么吗?
这是盘踞在长辈们心中的问题,也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时代之问。怀疑年轻人,大概是每个时代的惯例,但这种怀疑,往往是有隔膜的、揣测的,甚至是偏见的,很多时候,想象中“迷茫的年轻人”更像是人们在担忧未来时的人云亦云,如果能把视角真正贴近这届年轻人,就会发现他们其实笃定得多。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年轻人拥有了更多元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走进大学校园、融入不同的爱好社群,哪怕只是在手机上打开b站,都能感受到这种丰富性。年轻人越向内自我探索、坚定自己的选择,向外越敢行动、大胆追逐,传统的单一评价标准开始松动,更丰盈的社会图景正在逐渐清晰起来。
年轻人找到自己的热爱。(图/《二十不惑》)
在人人都把“不确定性”挂在嘴边时,相信这届年轻人,相信他们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并把这种热爱汇成生生不息的社会活力,恰是未来最大的确定性。
别担心,
这届年轻人比你想的更笃定
如果按照传统的视角去打量这届年轻人,他们好像真有些捉摸不透:
“多巴胺穿搭”火出圈,浓烈的色彩搭配透露出鲜明的个性,但紧跟着,“穿得像一个大人”又登上热搜,对于上一代人的穿搭,年轻人也没那么排斥,甚至还怀有温情;
离开浪浪山的小野猪,感动了许多漂在大城市的打工人,但与此同时,老家县城也成为不少年轻人奋斗的天地,大城市和小城市,哪里更能实现梦想?在年轻人心里,早已不再是简单对立的选择题;
考研考公大军里,时不时也会冒出说走就走的“旅行特种兵”,规律的学习生活偶尔也能用“任性”点缀,毕竟世界那么大,体验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求。
世界那么大,体验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求。(图/《去有风的地方》)
中国社会历来有一把刻度严格的标尺,在家庭里、在学校里、在社会的目光里,这把标尺反复比照不同的人生,将它们简单地划分成“有所作为”和“碌碌无为”两种。如果按照这样的固定标准,当然看不明白今天“反复横跳”的年轻人。
事实上,这些丰富的生活选择背后,是年轻人更多元的人生价值和恒定的热情驱动。
不久前的8月23日,清华大学迎来2023级本科新生,其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之后,这个出生在2004年的小伙子又多了一个“清华人”身份。就像他在采访中所说的:“只要我有兴趣、想去尝试,我就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目标。”不给自己设限的人生,谁又能去简单定义呢?
更早之前,博主@老师我叫何同学 凭借视频节目《5g到底有“多快”》在2019年收获了全网关注,帮助很多人感受到奔涌的科技浪潮。而在现实生活中,他是出生在1999年的一名“准00后”,一名在北京邮电大学就读的大学生,也是一个数码产品和视频制作的爱好者。
“长这么大,你什么事都没有干好。但是你做了一个大家都挺喜欢的视频,你就会觉得,‘是不是这件事情我很擅长?’”在找到自己的爱好之后,这个年轻人开始朝着自己的目标全力奔跑,最终站在了更大的舞台上。
更多的社会场景中,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群体正成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曾有数据显示,县域农产品电商卖家中,90后占比高达41.3%,年轻群体的探索正为社会发展提供蓬勃动力。
年轻群体正为社会发展提供蓬勃动力。(图/《机智的上半场》)
那些被指认为“碌碌无为”的年轻人,正在变得更加“有所作为”。就像苏翊鸣,就像何同学,就像越来越多遵循自己内心的年轻人一样,“有为”的定义被重塑了。有为青年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佼佼者,而是因为了解自身而找到热爱,因为热爱而树立目标,并为之全力以赴的行动力。
抛开那些陈旧的定义,年轻人向内探索、更好地认识自己,也向外生长、积极行动,让自己生命的触角以更从容的方式对接这个世界。越尝试、越笃定,因热爱,自发光,这是这一代有为青年身上的共有特质。
“网红教授”戴建业:
人生的有为千差万别
如何定义有为青年,又该怎样成为有为青年?
关于这个话题,拥有“网红教授”、学者、作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席专家、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等多重身份的戴建业老师不久前发布了一条视频,在这则访谈里,60多岁的戴老师跟b站上400多万名粉丝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也分享了自己关于有为青年的思考。
名字里的“建业”,寄托了上一代人关于“建功立业”的传统愿望,但守着三尺讲台的戴老师,似乎没有完全按照父辈的愿望前行。甚至在一开始,他对于语文和诗词的热爱,也是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当曾经的少年变成了头发花白的教授,戴老师觉得,今天的年轻人有了更加松弛的姿态,可以根据内心的呼唤,选择人生道路。
“我们应该重新定义‘有为’,这种有为应该是从外在的社会评价,变为个人的情感认同,从他人眼中的羡慕,变为精神的快乐,从顺从父母的期待,变为遵从个人的兴趣。”
有为青年的含义被大大拓宽了,年轻人就像社会的多巴胺,撑起更多美好和可能。
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华为有为青年“开学第一课”上,戴老师和师生更深入地探讨了有为青年。
戴建业老师在华为有为青年“开学第一课”现场。
他首先用演讲分享了李白和盛唐诗歌,介绍了中国诗歌巅峰背后的热烈生命力。随后又结合诗词和当下年轻人的所思所想,送上自己的寄语:“只有忠实于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戴老师是真的理解当代年轻人,每句话都戳到了他们心里。
在“课堂”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子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明琨,也分享了自己关于当代有为青年的理解。
朱老师解读了有为青年心中的热忱:“青春的大学生不仅有生命力的激昂,还要活得有声有色,成为一个温暖的人、能够关心别人的人、能够有敏锐观察力的人。”陈老师则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只要内心有热爱,不断去行动,产生一些积极的、正向的影响,都可以称为有为。”
既是人民大学学生,又是花粉的邓好然,分享了校内树洞上曾经打动自己的一段话:首先要为自己感到骄傲,当你学到一个知识点、写完一篇读书笔记、参加完一场活动、读完一篇学术专著,当你学会做饭、打扮自己,当你学会对别人表达爱意,在这些不起眼的小瞬间中,你会不会感到骄傲呢?
戴老师与人大师生在华为有为青年”开学第一课“上对谈“有为”。
“只要我们不断追求自己的热爱,只要我们永不放弃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做出努力,就已经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可以认为自己是有为青年了。”
生在不同年代的老、中、青三代人,经历过各自的人生探索,对于“有为青年”的定义最终共同指向“向内探索,向外生长”这样的价值内核。
有为青年,
不急着寻找固定答案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是最近最打动年轻人的一句话。
既然心中的热爱不同,生活的目标不同,又何必在相似的轨道上自我设限,而不去漫步更广阔的人生旷野呢?
于是,成为丰富的、多元的、昂扬的有为青年,就成了这代年轻人的主旋律。他们不再被外界的唯一标准左右,而更遵从自己的内心,更知道自己的所求,也更坚定自己的选择,在自己热爱的方向上放光发热。
一代青年有一代作为,同样在华为有为青年“开学第一课”上,师生们分享了不同时期的求学装备。作为77级大学生,戴老师上学时只有一支自来水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小小的黑白电视,是研究生在周末才能看到的“特权”。
戴建业老师在华为有为青年“开学第一课”上分享自己的开学装备。
而在陈明琨老师的记忆里,刚刚进入大学校园,买电脑还是一件“大事”:那个时候电脑不是特别普及,一部分同学能够买到,一部分同学没有买。
计算机专业的邓好然,是第一批接触到无纸化学习概念的人之一,“考研的时候,我背着华为matebook 14s穿梭在图书馆和宿舍,通过多屏协同功能,可以把matepad作为笔记本的第二个扩展屏幕使用。坐在图书馆里面,一边放着网课,一边对照课本,信息获取效率大大增加,最终也成功见证我上岸”。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会每天使用华为matepad,用它阅读论文、默写单词、推导公式,都非常方便。同时华为matebook则基于超级终端功能让文件、笔记在平板和手机等设备间自如切换,打破了传统纸质学习的藩篱,不管是用来学习专业知识,还是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特长,都可以做到信息的高效流转。
正如朱子辉老师所说,今天的大学生享受到共享单车,拥有新的电脑、新的手机,是这一代人的幸福。尤其是生逢这样一个时代,科技浪潮滚滚而来,有为青年的求索之路有了更多可能性。
以 “生产力工具”笔记本电脑来说,面向快速发展的技术以及用户对全场景生态的需求,华为智慧笔记本应运而生。基于独一无二的鸿蒙分布式能力,华为matebook打破了技术边界与生态边界,在生态的体验上可以与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互联互通,扩展更多的使用场景,就像邓好然同学说到的经历一样,用多屏协同、超级中转站、智慧搜索等功能,实现资料共享超便捷、传输超简单、搜索超高效,不仅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同时也让有为青年的生长和探索都更加便捷高效。不仅仅是笔记本,华为在手机、平板等领域的布局和发展也同样领先,近期最新开售的华为mate60 系列便是最好的证明。
有为青年的定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代年轻人心有热爱,自发光,只要为热爱奔赴,人人皆可有为,这也是华为对有为青年的价值主张。在年轻人成长奋进的路上,华为是始终相伴的支持者与见证者,坚持用更便捷的科技体验,帮助年轻人舒展自己的价值,在追求热爱的路上奔跑不息。以科技力量助力向内探索、向外生长,在信息交互中连接热爱,在一次次点亮屏幕的求索中让青春发光。
和这一代心怀热爱的年轻人站在一起,就是和未来最大的确定性站在一起。
作者:曹吉利
校对:邹蔚昀
排版:嘻嘻
封面:《去有风的地方》
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