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过去的两年里哪些酒品类比较好卖,很多我们采访过的酒商给出的答案是以威士忌为代表的洋酒。
诚然,在2019至2022的三年里,烈酒成为进口酒市场的“新兴”驱动力,甚至成为部分酒商业务提升的主要驱动力。但放眼全球酒类市场,威士忌品类并非一枝独秀,香槟在二级市场的旺盛需求驱动下,价格也水涨船高,许多酒庄的产量也早早被瓜分殆尽,一瓶难求。
一直以来,国际市场上香槟的需求量就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好的年头香槟的需求量上升,经济差的年头自然销量也会下降。2020年由于消费端的疲软,香槟的总体出货量大幅下降,全年销售额亏损达10亿欧元。不过这也是香槟这一品类在近10年的平稳增长里为数不多的受挫。因为到了2021年,香槟的出货量便迎来了显著上升,销售额甚至比2019年还要高出12.5%。事实上,在2021年,香槟占据法国葡萄酒销售额的1/3,哪怕算上烈酒,香槟的占比也快去到1/4了。香槟传统的消费市场还是在法国本土,但却不见得是这些增长数据背后的驱动力。2021年香槟在法国的出货量已经掉到一半以下,与之相对的是出口量在2021-2022两年里的连续增长。2022年香槟的出口数量占总出货量的57%,要知道这可是在香槟价格已经总体上涨6%的情况下取得的。全球市场对香槟的需求之旺盛可见一斑。近两年香槟的出货价格一直在攀升,这里面主要有包装材料、运输等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推动。即使如此,大多数品类的香槟都迎来了销售额的增长,不过这里不包括高端款香槟(prestige cuvées,在2011年销售量掉了0.4%)。消费端的口味变化在数据上表现得很明显,桃红香槟、高补糖香槟等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增长幅度都在25%到30%之间。而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低补糖香槟及年份香槟,虽然销售量占比不大,但却以40%-50%的速度急剧增长。
全球对香槟的需求一直在扩大,也让很多香槟酒庄面临着库存不足的尴尬局面。早年由于不确定的国际环境而采取的产量限制措施在逐步放开,2022年香槟的产量比2021年多出了1000万瓶左右,销售金额也首次超过了60亿欧元。
根据香槟委员会的说法,后新冠疫情时代展示了多样的消费趋势。身具社交属性的香槟在夜店、餐馆等重新开放后得到保障,躲开了经济危机下购买力的下跌,因为消费者似乎还没有决心牺牲他们的香槟预算。
一直以来,香槟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都算不上太好。不过近年来市场上“因为香槟酸度高所以不喜欢”的声音是越来越少了,香槟进口量虽然这些年有升有降,但进口额却总体在升高,而且品类也越来越丰富。如上面提到的,香槟的消费与餐饮渠道密切相关。随着餐饮行业得到放开,以及近年来wine bar以及小酒馆(bistro)等概念在各大城市的兴起,相信也将成为香槟消费的助力。
在走访广州的一些新开的酒馆及餐厅,我们发现它们的酒单里香槟的数量确实是在增加的。不少酒馆的酒单会专门为香槟设置独立的栏目,大牌香槟及酒农香槟、年份香槟与非年份香槟、桃红香槟及其他特别款香槟的配比也同时能兼顾。离终端消费者最为接近的餐饮行业也承担了对消费者的酒类普及和推广功能,似乎香槟在中国市场的兴起并不遥远。
从数据上看,香槟对华出口的数额增长一直显得很平稳,比较明显的趋势是中国市场对高价值的高端款香槟需求在扩大。仅在2021年,对华出口的高端款香槟出口额就同比增长了55.8%。高端款香槟占中国市场上香槟总量的12.8%,而桃红香槟的占比也达到了7.6%。高端款香槟的消费量增加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关联(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1%),当然,也显示了餐饮行业从业人士及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兴趣日益增加。
不过总体来说,中国对香槟来说依然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在香槟区产能无法得到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缺货问题也将成为中国市场香槟品类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一问题在未来的数年里也难以得到解决。
同时,香槟在中国也同样受到其他起泡酒品类的竞争,在群雄环顾之下,香槟在中国市场能否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依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参考资料:
[1]les expéditions de vins de champagne en 202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