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之殇
1837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达盖尔的旗帜”飘扬了1024×2天后,1843年,法国海关官员埃迪尔带着一台相机来到中国。从此,中国人的影像被真实地记录下来。埃迪尔来中国是因为《南京条约》的签署,通商了,洋人能进来了。条约中方签署人是杭州将军耆英。耆英是个大明星,洋人最爱找他签名,《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中瑞广州条约》都是他签的。签名加合影,追星才够完美,埃迪尔随即给他拍张照片,一声“咔嚓”,耆英成为中国拍照第一人。
“咔嚓”是我乱说。当年拍照用的是“达盖尔银版照相术”,不可能这么迅速。将镀银的铜板放在碘溶液箱,生成碘化银底片;在自然光线下碘化银依照光线强弱,形成浓度不同的金属潜影,再放进盐水定影。拍摄时间需要30分钟左右。所以他要在太阳下一动不动半个小时晒得皮开肉绽才能完事。此前法国尼埃普斯照相法更加凶猛,需要8个小时的曝光时长。曹孟德拍完晒得一脸漆黑彻底碳化,害得王朝马汉跟错老大。
直到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摄影速度才缩短到了1秒,但还是要在阳光下拍摄。室内拍摄要等到1882年,这一年上海才创办中国第一家电厂。从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登的森泰照相馆广告可以得到证实:“本馆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起至晚三点钟为止,价钱甚为公道。”十点到三点的工作时间,是为了得到稳定充足的光源。最佳拍摄地点是没有阴影的楼顶,一伙人忙活得跟《无间道》剧组似的。1887年后不用爬楼了——镁粉闪光灯出现。从此摄影充满了童趣,“砰”一道闪光一声巨响一团白烟,炉子爆米花似的。
1863年这则广告说“价钱甚为公道”,具体收费没有披露。根据1854年美国人韦斯特在香港开设的影楼广告推断,大概低于三美元。韦斯特影楼的收费是每人三美元。据《香港蓝皮书》,当时香港普通工人的年薪为12英镑10先令,金本位一磅相当于7.32克黄金,一美元是1.5克,一张照片约等于半月工资,玩12连拍的后果是半年吃不上饭,连拍最后一个动作肯定是剪刀手——彻底2了。当然有省钱对策——长相雷同的两个人出一人做代表拍照,冲印两张各自回家。据说郭德纲代表金三胖拍过。合影是不是按一张照片收费?韦斯特狡猾得让人崩溃——合影每人另加收两美元。为合伙留念,也就咬牙多掏两块钱了。但你翻查19世纪早期照片,绝对找不到双胞胎合影。
进入19世纪70年代,照相馆已经在内陆开花。费用降低,达官贵人的专利享受开始在中产阶级流行,也有了竞争。主要体现在布景和装潢上,1895年上海耀华照相馆甚至“新到狮子、虎、豹、大鹿、大洋狗等兽,以佐照像之用”。一般影楼的做法是西洋家具西洋服饰西洋玩具。布景堆积无数器物,以至于拍出的照片道具成山,喧宾夺主找不到主角,需要高倍显微镜查找再红笔画圈,边上写:我在这儿。
寻找过程是有趣的,更加有趣的是画面上两个“我”。摄影术进入中国后,ps就诞生了。清末最流行将两张底片用二次遮挡曝光法合成为一张,画面上两个我,叫“二我图”。鲁迅说还有升级的创意:一个自己打扮成大老爷,另一个自己打扮成奴仆向大老爷下跪,名曰“求人不如求己图”。全国流行,此法甚至飘洋到了东洋,据说东尼大木按此创意ps拿出去显摆,围观者惊呼:“呀,见周董啦?还合影啦?!”
临近结尾,说个小故事。汪精卫在北京组装炸弹暗杀摄政王,就是开“守真照相馆”作掩护。一是化学药剂可以掩盖炸药气味,二是冲洗暗房没人打扰可以静心鼓捣炸弹,三是这小子真的精通摄影。炸弹装得稀里糊涂(也不能怪他,两个王才是炸弹,“汪”三个王,自然炸不成),但照相馆却出了名,出名到专案警察都听说过:“哦,那个嘴里喊茄子的!”百年中国,关于摄影的故事太多太多。说个小秘密,中国照相馆爱用“兴华”,几乎每个城镇都有一个“兴华照相馆”。为什么?这是向大师致敬——冠希原名兴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