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25,正青春
1996年8月,《新周刊》在广州诞生。
从此,这本创刊号叫做第零期而非第一期的杂志,开始了它对急剧变革的“新新中国”社会世相、人情心态、生活方式的长期关注。
“为中国记事,为人民表情,为时代立言。”
5年前,《新周刊》20岁,我们将目光投向过去,推出特刊《我和我的九十年代》。我们追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貌,呈现那个时代的奋进与幻灭、特质与情怀,为今日中国提供审慎借鉴,为奋发向上的人们提供宝贵的教训经验。
5年后,《新周刊》25岁,我们将目光锁定未来,推出特刊《回到未来》,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城市、生态、艺术等方面作出清晰有力的分析、猜想与预判。
这不是未来主义著作,更不是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
就像回溯上世纪90年代时,我们发现今日中国经历的一切——从乡村到城市,从地方到国家,无处不在的变革、探索、转型与进步,如珠串般存在逻辑——它们正是从过往而来。
因此,我们同样相信,今天我们脚下的一切,都导向一条通往未来的现实之路——今天的每一点创新与努力,都构建着我们自己以及子孙后代更美好的明天。
我们清醒地知道,从古至今人类面临的难题从未消解,它们潜伏在角落,冷冷逼视着我们。
但破题的思路同样有迹可循——是更高深的智慧、更广阔的胸怀,以及人类永存的善念、信念与希望。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未来世界将更富裕、更健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恐惧与撕裂终将被时间带走,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必将奔涌向前。而中国发展复兴的大势不可阻挡,人类文明进步也将再次打上浓墨重彩的中国烙印。
正如今年3月,全球天文学家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天眼”的邀请函。可以让全人类看得更远的“中国天眼”向世界开放,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注脚。中国让世界看到,未知和未来面前,人类命运与共。
有人说,创刊25周年的《新周刊》堪称不折不扣的“中国控”。25年来,我们以深藏于心的社会良知和历史责任感记录和归纳中国社会、文化的流变,对种种社会趋势进行观察与把握、提炼与发声。
我们比潮流杂志更深刻,比学术期刊更仪态万方。我们如社会切片一般,鲜活地勾勒出时代的最新走向,直抵人心与欲望。
《新周刊》的“新锐”,让我们不仅成为这个时代的记录者,同时演化为参与者。曾经,我们的“新锐”是如“中国不踢球”“弱智的中国电视”“病态传媒”这样犀利的批判,现在的“新锐”则是敏锐地发现并命名剧变时代的趋势和潮流,传递更有建设精神的理性判断。
二者并不矛盾。
《新周刊》的批判精神一以贯之,“新锐”始终都在。
有人说,25岁的《新周刊》,从创办到成长,恰是中国传媒发展的缩影。可以预见,新技术革命势必改变未来传媒形态。但从一出生,“新”都不怕的《新周刊》,不怕改,更不怕变。
“一个时代,一群人,一个传奇”——一本杂志在一代代《新周刊》人手中薪火相传,而未来它更好的模样,等待我们这一代用热爱、谦卑与勇气去实现。
《新周刊》公告板上,各个部门的照片。/ 阿灿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新一点。”这是《新周刊》自创刊以来不变的追求,也是对未来的承诺与期待。
just 25,《新周刊》,未来已来。
评论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