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
上海,公共租界,静安寺路88号。二十年后的此地,将矗立起“远东第一高楼”,二十四层的国际饭店。而现在是1914年7月的第一天,和多年以后嘈杂热闹的灯红酒绿场面截然不同的是,这里如今还是一栋双铁门的花园洋房,与四周几排英式别墅一起,构成了一片雅致静谧的高档住宅小区。穆藕初推开铁门,双手竟然有些颤抖。去国留洋,今天终于学成归来,即将看到阔别了整整五年的娇妻幼子,当然忍不住有点激动。
然而,到了深夜,等傍晚的温情和缱绻稍稍退去,一股挥之不去的焦虑又浮上心头。穆藕初靠在椅背上,重重地叹了口气,他的妻子金夫人不发问,也不劝解,熄了灯,静静地陪坐在一边。她自然知道丈夫在担心什么,事实上这也是迄今为止所有毕业生的烦恼——学位是拿到了,现在该到哪里去找工作呢?
四处请托,或是自立自为
蔡元培从德国留学回来,是44岁,吴稚晖从法国留学回来,是47岁,陈寅恪从德国留学回来,是36岁。这几乎是清末留学生的通例,那就是只求真知,而不在意自己年齿渐增和求学时间的长短。
穆藕初也一样,1914年回国时已经39岁。这是个十分尴尬的岁数,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的沉重,使他不可能再于某个工作岗位上从头做起。当然,年纪大的人除了经验丰富,还有多彩的履历,一定有一些亲朋故旧能帮他。于是,穆藕初想到了自己出国之前最后一任老板——清末最著名的实业家,“南通状元”张謇。
清末的张謇无意仕途,一方面在家乡南通举办工业和教育,一方面热心本省交通事业,兼任江苏省铁路公司的协理(即副总经理)。而正好,穆藕初又失业了,于是张氏请他担任淞沪铁路的警务长,收入也有百元。这份工作他干了不过一年,却和张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华民国成立后,张氏一直是北京政府的农商总长,颇有栽培后进、提携故人的可能。
然而,对穆氏有深刻认识的张謇委婉地拒绝他的请求。在回信中,他说自家在南通设立的纺织学校还需要教员,如果穆藕初愿意赴任,“则学生得师,穆君亦可借此以增阅历”。这份邀请函语气冷淡,话里话外甚至有批评穆氏阅历浅薄,经验不够的意思。
穆藕初在美国留学五年,最后于德州农工专门学院获取农学硕士学位,其自费官费加起来花了1.1万大洋,如果回国还是做个教师,不仅面子上挂不住,经济上也是一笔亏本账。如此,穆氏只能沉下心来和其胞兄穆抒斋商量,彷徨良久,最后决定不再求人,索性自己创业开设纱厂。
十年以后,穆藕初写了一部回忆录,对于其1914年为何毅然从事棉纺业,他是这么解释的:自己刚回国就“调查纺织事业”,“始知我国纺织业前途,大有发展之希望”。但现在看来,似乎颇有点自我吹嘘的成分,至少,是在用结果解释原因。他7月回到上海,8月就确定开厂地址,只有短短一个月,何来调查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当时中国的棉纺织业尤其是纺纱业相当疲软,看不出有任何突然振兴的可能。
谨慎选择,或是机缘巧合
中国是棉花生产大国,纺纱业却长期落后。棉花大量出口,而棉纱棉布仰赖列强输入。辛亥革命前夕,张謇就发现了这一“漏卮”,据他估算,将棉业的进出口货价相抵,中国每年损失白银2.1亿两。当时中国的棉纱进口以英国为大宗,日本紧随其后,民族资本家的产品,无论质量、产能和价格都居于劣势,根本无法和英日相比,因此金融业也对其没有投资兴趣。
日后名震东亚的棉麦业巨头荣宗敬、荣德生1909年于无锡开设纱厂,惨淡经营五六年,到1914年纱锭才从1.2万枚增加至1.8万枚。英资洋行对在中国设厂兴趣也不大。也是在1914年,怡和洋行于上海杨树浦设立规模为近6万枚纱锭的纺织厂,不过是为了接近原材料(棉花)的产地海门和崇明,将香港的工厂搬了过来而已,算不得增资扩产。
当时穆抒斋失业,手上有些余钱,但找不到事业路径。正好有位富商在杨树浦设立纱厂,房子造了一半,纺纱机也下了订单,但因为对这一行业实在缺乏信心,于是中途退缩,想将未完工的纱厂廉价售出。兄弟俩得知这个消息,当机立断,募股的募股,借钱的借钱,9月就将这厂子全面接盘,这就是穆藕初的事业基石——德大纱厂。棉纺业如此疲弱,穆氏昆仲竟然想投身其中,看来是个非常错误的决策。
穆氏兄弟进军棉纺业可能是误打误撞,但投身工业企业的想法,倒也是大势所趋。张謇一向坚持“棉铁主义”,他主导制订的《公司保息条例》规定,凡民族资本家设立的棉纺企业,在开业三年内,由政府按照企业实收资本金贴补利息,具体额度为6厘,仅稍低于民间借贷的利息。这样,新企业的资金成本几乎被全部冲销,设立风险也大大降低。
民国的38年中,就普通商民而言,1914年或许是最为安稳平和的一年。军事上,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已被残酷消灭,黄河流域虽有白朗领导的民变四处窜扰,但也不成气候。
政治上,袁世凯于年初就悍然解散了国会参众两院,并取缔各省的省议会和所有地方自治机构,帝制气息呼之欲出。
行政上,袁氏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地方实力派纷纷缴械进京,区域藩篱撤销,中央政令通畅。
地缘上,中国继续对日俄保持等距离外交,并疏远同日本结盟的英国,转而和新兴大国美国交好。
经济上,在张謇的主持和力推下,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律条例纷纷出台,而工业的进步导致原材料需求剧增,农业矿业也随之复兴。
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是个最适合创业兴业的年份。而正在此时,也就是穆氏兄弟接办德大纱厂的当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彻底改变了包括穆藕初在内的许多民族资本家的命运。
顺势而行,或是逆势而上
和出入外滩那些真正的实业家、金融家相比,穆藕初不是个有钱人,他留学美国的经费,大半来自江苏省政府的官费,小半是朋友资助。等到学成归国,差不多已是囊空如洗。但由于他之前在上海工商界交游广阔,现在又有了“留洋硕士”的头衔,因此很容易就借到了白银一万两作为设立纱厂的股本。不过,静安寺路的花园洋房就此抵押出去,全家只能搬进德大纱厂附设的宿舍区“德大里”居住,他们的邻居,也就由洋行大班变成了纺织工人。
根据穆氏兄弟盘算,纱厂总股本需要20万两,剩下的19万两由穆抒斋四处募集。他毕业于南洋公学,许多同学在民国初年已是活跃于政商两界的精英,因此募股工作并不困难,两个月内已完成一半。而穆藕初则专心于厂房营建和机器安装等技术性工作,并本着当时美国最新的企业管理制度,编制了详细严格的财务制度、统计制度和监督制度。
穆氏兄弟颁发建厂“召集令”是在1914年的中秋节,而翌年端午节,德大纱厂已经正式投产。这是当时全国第一家“全盘西化”的纱厂,完全打破了华商工厂的旧有体制。这一新尝试当即引起了上海工商界的震动,参观者络绎不绝。以“遗老”自居的前清湖南布政使郑孝胥也慕名前来。这位书法家对实业也极感兴趣,在当晚的日记中,详细写下了所见所闻。德大纱厂规模很小,占地仅14亩,纱锭也不过1万枚,似乎无足轻重。但他马上就发现,这里厂房整洁,机器新颖,工人精神饱满,生产管理模式似乎也大不相同。
原本的中国纱厂,由经理负责营销账目,称为“文场”,由工头承包车间生产,称为“武场”,两者互不相关,经理不过问生产情况和员工福利。穆藕初则以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为龙头进行直线管理,以生产流程为依据,进行效率评估、质量监控和成本核算。这一切都令郑孝胥非常震撼。当时的《申报》预言,德大纱厂“是中国实业界之一线光明也”。确实,后来华商开办的所有纱厂都改弦更张,以德大的模式管理运行。
穆藕初果然不负众望,德大纱厂投产的第二年就开始盈利,继而被“颜料大王”薛宝润、贝润生请去,在德大隔壁开办厚生纱厂并担任总经理。1918年,他于两家纱厂边上购地建屋,重新住上了花园洋房。也就在同一年,穆藕初远赴郑州开办豫丰纱厂,占地一百六十亩,纱锭五万枚,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纱厂之一。
穆藕初的空前成功令世人艳羡,但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1914年开始的一战,才是棉纱业兴盛的基础原因。既然爆发战争,那么人力、财力必然会集中于军工和军事,列强只能减少本国消费品的输出,由此中国受惠良多。和1911年相比,中国在1916年的棉纱进口额下降了一半,国产棉纱的价格也就顺理成章地上涨一倍。于是,几乎所有行业的资本都向纱业聚拢,1920年后两年设立的纱厂数量,超过了战前二十年中外资本开设的纱厂总和。
穆氏兄弟起步最早,获利也最大,在棉纱业最兴盛的那段时间,年收益竟有百万两之多。于是穆藕初不断加大投资开设新厂,穆抒斋则进入交易所将闲置资金进行棉纱投机。不幸的是,前者遭到日本纺纱企业的狙击,他们的单位产出率是华商纱厂的近一倍,但消耗只有三分之二,因此价廉物美;后者则在1922年年初的金融危机中遇到毁灭性打击,仅德大纱厂就损失白银过百万两。
1924年的农历除夕,穆藕初签下协议,将豫丰纱厂委托最大的债主慎昌洋行经营。在这之前,他已经将自家所有证券、股票、房产典押殆尽,但还是不能清偿欠款——事实上他已经破产。就在今年,德大纱厂已经清盘,而厚生纱厂也刚刚逼他辞职。
除夕夜,穆藕初当着妻儿的面,竟然泪流满面,继而泣不成声。这一天是公历1924年2月4日,据他志得意满地学成归家,还不满十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1912-1920)
行业 1912年 1920年 发展速度(1921为100) 平均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 1598074 313.6 12.1
华商纱厂布机数(台) 2616 6675 255.2 11
机制面粉业 华商厂日产能力(包) 66470 203950 306.8 17.4
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 8316 423 19.8
缫丝业 上海、广东、无锡车数(台) 80140 112654 140.6 0.04
厂丝出口量(担) 59175 77855 131.6 0.03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38 1680 1219.4 36.7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361 746 206.6 10.9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246.4 11.9
水泥业 启新厂产量(吨) 59405 109741 184.7 8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416558 3279757 787.3 29.4
(资料来源:《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许涤新、吴承明,人民出版社1990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