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卖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
在建立一面“无界的墙”“去你的美术馆”后,还可以“行落街,漫游去”,当一名“新华在地策展人”,见一见“植物房客”……我想读到此处的你,大概率会觉得我这个作者在胡言乱语什么?其实这些看似无序的关键词恰好有序地对照着在南方进行“社区营造”(一种回到土地、回到社区、回到生活的主张)的三个机构、组织打造的“艺术营造”项目。诸君莫急,且往下看。
扉美术馆近期发起项目
“跨界”在各行各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艺术圈自然也不例外,近几年,随着“社区营造”的风逐渐刮到国内,“艺术 "理念在这个领域上发展出独特的新气象。扉美术馆、大鱼营造、植物房客这三个组织,以身边社区为艺术试验场,玩出了各自的新花样!
《便民艺术橱窗》掠影
图源:大鱼营造
现在,不妨就以上述的“关键词”作为线索,追随着每个组织负责人的脚步,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开启这场无边界的艺术之旅吧。
01
扉美术馆
模糊边界,探寻艺术更多可能
作为华南地区开馆时间最长的民间当代艺术机构,扉美术馆在“艺术营造”之路上已走了很远,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出发,举办过大大小小300多场展览。既然“艺术和生活无界”,扉美术馆又那么靠近地铁站、公交车站,可以说是附近居民出行的必经之地,当时还有一个菜市场在美术馆旁边,那为什么隔壁菜市场的叔叔阿姨就不能来美术馆呢?
扉美术馆手绘地图 fei arts©扉fei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又如何让“艺术回归生活”呢?怀抱着这样的思考,扉美术馆提出了“artecture"的理念,将艺术创作运用到社区空间营造、文化构建中。
“无界的墙”的墙打破了这种僵局,这条摆满了居民提供的旧物的长廊,让更多人来到此处。长街宴、菜市场的手、民众花园,每一次深入社区的探索都在让更多“不会来美术馆”的人走进美术馆。
《无界的墙》405×106m 窗户、玻璃镜面、灯 装置事件 2016—2017
garage莫斯科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白雪、策展人杨勇在盆菜长街床宴上
农林菜市场摊主们的手 摄影:马增锋
摊主黄素玉女儿的留言;在外地念书的她看到活动推文后告诉她母亲前来参加
“种植八姐妹”讲述民众花园的集体记忆
去年,扉美术馆决定将策展权让渡给机构员工。于是,彭雪莹发起了“跟住去边度”艺术计划,由“去你的美术馆”和“这就是剧场?“两个展览组成。
“去你的美术馆”开幕当天,顺风车从深圳出发抵达美术馆展厅,参展人和小雅、张心怡为建筑系学生,再加上顺风车司机王丽君,实现了物理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闯入”。
五场展览活动海报合集,海报均由参展人设计制作
对戏剧的热爱,让雪莹产生出有关于“剧场”和“美术馆”的空间转化的思考,也为“跟住去边度”这个艺术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去你的美术馆”把美术馆空间打开、有更多不同的新主体进来后,“这就是剧场?”就可以开始玩空间了。
门缝小组扮演自己的父辈,拍了名为《风去浪又回》的电视剧,图片©门缝小组
她直言:“虽然有很多东西呈现出来的时候会显得平平无奇,但其实背后花费了好一番力气。一个几行字的展签,看似简单,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推敲,这才更好地让人感到浅显易懂。”
每个小广告对应每位参展人/剧组的名字,上面的标语也是根据艺术家的作品介绍提炼出来的,既要符合作品原意,风格上又要“去精致化”,符合小广告的调性。
随后,今年的7—11月,“行落街,漫游去”将艺术扩散到更大的天地,不满足于让人们“来”与“去”到这个“白盒子”,而是让大家“走出”这个空间,走到街头,十五位(组)漫游者将从各自学科背景或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带领参与者一起实践进入城市的不同方式和路径,折腾出一个公共的“城市漫游工具箱”。
近期活动宣传单 摄影:胡梦莹
每一场漫游活动,雪莹都亲力亲为,她直言:“虽然有很多东西呈现出来的时候会显得平平无奇,但其实背后花费了好一番力气。一个几行字的展签,看似简单,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推敲,这才更好地让人感到浅显易懂。”她还表示,她透过外卖员、吉他老师、流浪歌手等漫游者的眼睛,了解和掌握到许多不同的进入和认知城市的方式方法。
漫游黄埔古港& “脱轨”由雪莹截取自群聊
雪莹表示,城市漫游应有多元视角,街坊的视角需要被看到。它可以是多音调的,甚至是矛盾的、交错的,唯独不能只有“专业”或“艺术”,在此过程中,尽力体会不同身份角色的人眼中的城市,发掘他们与城市的关系等也很重要。
一名外卖员的漫游路径,让大家发现广州竟然还有“斗风筝”这项活动,破败、废弃的足球场,自制的弹弓,天上飞舞的彩色风筝,当地居民脸上的笑容,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
不难看出,这几个项目都非常注重艺术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关系、艺术作品与展场的空间关系。“去你的”一语双关,带有些许批判性,邀请公众对美术馆及其展示机制进行重新想象和再定义,侧重对美术馆的“占领”。旨在消除大家对“白盒子”权威性、学术性的畏惧心理,没有“主”“客”之分,让民众成为“创作者”。
“去你的美术馆”第一场活动现场,人们在肆意涂鸦
雪莹提到:“美术馆更多是作为连接公众的桥梁,要对自身的公共性有自觉。和观众有更多双向的互动这一点很重要。有些事情做了,慢慢就会有收获。”虽然一开始,竹丝岗的居民并没有很理解他们在做的事情,也不时会遇到一些脾气不好的人,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悉心打磨,居民已经和他们打成一片。小孩子放学就会来到美术馆中拿起刷子在墙上画画,菜农收摊后也会带着水果来到办公室和大家一起聊天,每一场展览都有“回头客”,与居民自然而然地亲近起来。扉美术馆已成为这个有机体中独具活力的一个细胞。
闭幕当天观众将涂鸦布裁下自由挥舞,这是扉美术馆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时遇见的惊喜与感动
02
大鱼营造
从更新到营造,从营造到创生
大鱼营造成立于2018年,扎根在上海长宁区新华路669弄12号,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皆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是一个综合的社区营造社会组织团队。
成员介绍
作为上海较早成立的面向公共空间设计和社区文化服务的青年社会组织,大鱼营造希望社区公共艺术、社区策展都是媒介,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公众参与和赋能的创新手段。依托上海丰富的社会资源,大鱼营造现已拥有了成熟的组织架构和不少成功的营造案例。
“一平米行动”中的项目
2019年10月7日,“我们的669弄”摄影展在新华路669弄的睦邻微空间开幕。摄影展收集了16位在地居民的生活照片,呈现了工人新村37年的历史变迁,不仅挖掘了在地关键意见领袖的组织能力,也重建了个体的社区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建构了一个以历史影像为媒介的象征公共空间。
“睦邻微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我们住在六六九”主题叙事板块
669弄居民张书文爷爷为党献诗
开幕现场,居民们在老照片前,忆述过往
大鱼营造从人的内核出发,主导并创立了“一平米行动”和“营生记”计划,围绕街区的融合与生计这个策展主题,让街坊和街区特色商户经营者成为“新华在地策展人”,由来自成都的社区艺术策展人胡燕子担任导师,指导参与招募的十个社区店铺和42位社区成员组成的十个居民策展小组进行策展方案的设计,旨在让每一位对生活有创作热情的普通居民也有机会接触“公共艺术”。
一平米行动地图
因为他们认为,展览不应只在展馆里,还可以沉浸在街区生活中。每个社区人都可以是社区生活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又是最值得被呈现的街区魅力对象。
艺术橱窗
作品介绍:在导视标牌中增加与街区互动的小装置,让邻居们可以通过互动获得小花、小旗、小风车,测量自己的身高或者坐下休息一会儿,看看艺术信息。
第七站:蔯·花艺&设计《花漾新华》
落地在咖啡馆crossover的策展主题为“这里有位街坊”。空间内每隔几天就会更换一个“街坊”的单人展览,然后以个体画像的累积呈现出“街坊”的群像。这次策展行动也助力咖啡馆crossover成为社区餐饮 展览的复合空间。
第四站:crossover《这位街坊》
无论是“一平米行动”,还是“营生记”计划,都是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事件下,以艺术、策展介入社区,撬动在地的行动。经过四年的在地深耕探索,大鱼营造将参与式的社区发展梳理为一个全过程的路径:从社区问题的发现开始,从“人人发起”到“人人合意”,再到“多方共建”和“共同运营”。他们,一直在路上。
街巷小店改造计划
03
植物房客
36盆植物和72个城中村故事
上文中提到扉美术馆曾做过的“民众花园”项目,就是用植物巧妙地激发出居民和谐的共创行为。在深圳,深圳大学视觉传达系谢志鹏、刘江萍、陈晓曼三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实践“植物房客”项目同样以植物为媒介,消融社区居民彼此的陌生感,从而激发持续性交往,开发出一种更深层次的社区可持续战略。
项目示意图
在他们看来,艺术与社区是相辅相成、无法割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社区是每个人生活的场域。社区因艺术焕发新的力量,艺术因社区变得充盈。艺术作为一种手段,介入到社区中,使社区焕发新的力量,但与此同时,艺术可以从社区中发现问题、汲取新的灵感与养分。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们从学校附近的城中村入手,进行了一次艺术营造的探索。
自制《植物房客报》
居民在认真阅读《植物房客报》
通过对城中村外来居民生活日常的观察、调研,他们发掘出城中村居民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用行为:使用各种废弃瓶罐制作盆栽,使用海绵印章在墙体印刷广告、遍地的手写广告、使用扎带绑系物……这些发现也成为了“植物房客”项目设计的一部分。他们尝试使用了广告传单和宣传栏来吸引居民互动,同时使用人情收据本、报纸、功德榜式的书籍等媒介去记录故事、吸引居民阅读。
通过居民最熟悉的方式,吸引他们走到张贴栏前了解项目
“人情收据单”记录了每组陌生居民(两人一组)“欠”“还”人情的故事
项目以植物写生的方式开启与赠送者的对话,透过植物收集到36个城中村生活的故事和留言,并对此进行保管和养护,同时回收村里的盆盆罐罐,重新设计花盆与交换装置。以门牌号位编码36个全新的城中村植物盆栽,通过植物与植物故事的交换,最后赠与36位“都市陌生人”,并用收据本见证植物主的馈赠行为,并期待后续在同一张收据上见证受赠者用故事和祝福“还”人情。
交换凭证
此间,他们会运用录音、录像、拍摄、写作、绘画等多种手段记录下这些交换过程。植物作为一个物质载体在整个设计流程中流通,能够有效帮助陌生居民搭建联系。
项目使用和产出的物料,出版物采用龙鳞装的样式
他们发现,在城中村的植物多是“野蛮生长”型的,不娇气,好养活,以实用性能为主。城中村房客其实非常重视植物的实用价值。
如瀛洲的刘姨表示鱼腥草对喉咙好;直园西街的陈婆婆坚信自己种的蔬菜更营养、好吃,因为不打农药;中华二路的五金店老板在门口种下一排绿植是为了净化空气;广州谭叔种九里香以观天气,因为这种花每到快要下雨的时候就会开花……
项目中用到的绿植
如今,这个项目已在许多社区落地实施。从深圳南山cbd区域周边的城中村——桂庙出发,先后在广州、茂名、湛江进行了实践,后来扩展到了苏州和上海。
参加苏州由@看什么策展lookurating发起的“十全街散步生活节”
在深圳参加“打开城市想象力”城市创变行动
经过许多个社区的实践,他们希望能与更多的社区、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参加学术分享会,促使植物房客项目与不同区域的观众产生更多的了解与互动,引导大家发现“消失的附近”。
此本龙鳞装样式的出版物已进行了第一批的小批量生产
从中不难发现,不同组织的侧重点不同,大家根据各自社区的调性,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点,为当地居民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供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让艺术的“过程”被看见。
或从建筑出发,或从植物着手,重视资料文献的梳理,有驻地项目,也有流动项目,有些刚刚起步,有些日臻成熟,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妙。关注是改变的第一步。陪伴、倾听、尊重,主动联携多方力量,以“自下而上”的行动参与艺术营造,那么,越来越多的居民就会由“被动”变“主动”。
我们可以坚信,艺术社区的氛围正越来越多地被“植入”到全国各地的大小社区中。居民透过参与建立认同感,从“别人给的可免费占用的资源”到“大家共同的空间”,创造共同回忆,营造出更多有互动、有故事、有活力、有温情的社区。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
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