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词典
索尼长期被视为两个男人的故事:井深大和盛田昭夫。“正因为这两个天才的联袂,才有了今天的索尼。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位,就不会有今天的索尼,这并非言过其实。”1999年,时任索尼公司董事长的大贺典雄在《索尼源流》一书前言中这样说。但他忘了说自己。索尼其实是三个男人的故事——井深和盛田一个专注技术、一个开拓市场,构成了创始人合作的完美楷模;井深之后,盛田和大贺搭档,也被誉为黄金组合:盛田作为富有魅力的领导人引领商业方向,大贺作为事无巨细的管理者保障创新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出。
据说大贺脾气暴烈,尤其不能容忍失败;吝啬表扬,对细节有着异乎寻常的挑剔。有好几次,在新产品投产的最后一刻,他仅仅因为一个按钮的位置不好就取消整个计划。另一方面,他又极为低调。1987年,索尼收购cbs唱片公司,把包括弗兰克·辛纳特拉、鲍勃·迪伦和列奥纳多·伯恩斯坦在内的美国“国宝”收归日本。这笔交易当时被记在盛田名下,其实是大贺一手操作的。
大贺1959年被盛田“诱进”索尼时,只有29岁。然而他和井深、盛田的渊源还更早。1950年,时为东京艺术大学学生的大贺对东通工(索尼的前身)的磁带录音机提出严厉批评,井深本来想把这个学生打发走,没想到,这个学生对磁带录音机的知识比专业人士还要多。此后,大贺被聘为兼职咨询人员。
毕业后,大贺去了慕尼黑和柏林学习音乐。索尼爱才心切,说服他放弃音乐转行从商,使他成为日本企业史上罕见的“火箭式”经理人:34岁成为公司董事,40岁成为cbs/索尼唱片公司总裁,52岁成为索尼公司总裁。从随身听获取巨大成功,到大力推动cd发展而被尊称为“cd之父”;从收购cbs唱片公司和cbs电影公司,到主持索尼的游戏业务,成功推出playstation游戏机,索尼成为今日的全球性娱乐和信息巨头,大贺功不可没。
1989年,大贺主持对cbs电影公司高达34亿美元的收购,被普遍认为不明智、价格过高。直到1996年,cbs新的管理层完成了漂亮转身,大贺把索尼变成一个硬件与软件两轮驱动的巨头的战略,才被认为有先见之明。大贺对索尼的持久影响,在于将其由一个音乐与影像的硬件生产商,转变为能够把自身生产的内容放在自身制造的机器中发送的全球媒体巨头,由此改造了索尼的品牌基因。这种改造,是通过巨额的并购和巨星的推广(卡拉扬和迈克尔·杰克逊都曾是索尼代言人)完成的。这也使得索尼由一家二战废墟上起家的日本公司变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大贺第一次任命一位美国人成为索尼公司的董事,为霍华德·斯金格成为第一位非日本人的董事长铺平了道路。
今天,索尼仍在享受大贺留下的遗产——如何在消费电子业和娱乐业中齐头并进。双线作战不是没有代价的。近年来,索尼遇到了不少困难,平板电视的销量落后于竞争对手如三星,在数字音乐播放器方面,也被苹果公司抛在身后。但索尼拥有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一家唱片公司,还有成功无比的playstation游戏部门,在业界独一无二。苹果的成功也证明了,大贺让软硬件协同发展的远见是正确的。
2011年4月23日,大贺逝世,终年81岁。此时的索尼,正值危机时分。4月17日至19日,黑客入侵,窃取了索尼的大量用户信息,受影响用户达7700人,酿成史上最大规模个人信息遭窃事件。因为硬件方面的优势在韩国竞争之下已不复存在,索尼正试图转向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和多媒体家电的结合,“黑客门”一出,品牌受损、用户流失,而且可能对战略转型造成重大打击。
大贺2000年退出索尼的日常管理。他去世后,有人说,如果他还在,不会允许索尼屈居三星和苹果之后。不过我们相信他在另一个世界里最快活的事情不是预算与营收,而是指挥交响乐团演奏——离开索尼后,他醉心于指挥,维基百科上这样介绍他:“商人,歌手,指挥”。他的音乐口味被卡拉扬深深影响。他喜欢浪漫主义的曲目,厌恶现代派音乐。他认为肖斯塔科维奇之后再无交响乐,而他毕生的最爱是贝多芬。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大贺典雄确定cd的直径为12厘米,因为它75分钟的长度正好可以存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