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行
螺蛳粉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个美食故事。纵观全国网红城市,只有柳州的气质如此具体而抽象——以气味闻名,臭到发香。
“特种兵式”地赶往此地,搭乘上嗦粉公交线路,为打卡列表上的每一家螺蛳粉店排队,在酸、辣、鲜的碰撞中欲罢不能,构成了许多人的柳州独家记忆。
而这份记忆中柳州“历久弥新”的味道,全由酸笋决定。
△螺蛳粉构成了许多人的柳州独家记忆。
(图/视觉中国)
九行曾“打飞的”前往柳州,与闻臭师一同探寻不同酸笋臭味的微妙差别,亲身用鼻子找出更地道、更优质的臭。
4年后,第二代闻臭师李任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今年37岁的李任是螺蛳粉品牌“螺满地”的涉农业务副总,同时他还拥有“第二代闻臭师”的身份。他的日常工作围绕酸笋等原料采购和储存管理展开,可以说日日都在与“臭味”打交道。
△“第二代闻臭师”李任。
(图/覃默)
李任告诉我们,螺蛳粉工业发展到今天,在规模化出货的同时,要维持酸笋的高品质,就必须通过检测酸笋纤维度、ph值、酸度、菌种、青皮比例等指标,更科学、规范地评判酸笋品质。
第一代闻臭师,曾因职业的新奇性、百万年薪和过人的嗅觉,引发全网关注;升级后的第二代闻臭师,在原来闻、看、摸、尝等经验的基础上,用到采样、实验等科学手段,把关酸笋品质,助力产品销量一路攀升。
他们,正如李任所说,“不只嗅觉灵敏而已”。
寻找至高段位的臭
新鲜的笋经过泡水、发酵等步骤后,其中的氨基酸物质释放出一种醋酸味,这是酸笋臭味的来源。但因为腌制的手法、储存的方式不同,酸笋的臭又分不同段位。
不合格的酸笋,笋体颜色偏暗、发黑,散发着一股恶臭、腐臭味;普通的酸笋,咬起来偏硬,纤维多、易塞牙,大多还带着一阵刺鼻的气味,闻着让人头晕;品质好的酸笋,笋体规则、色泽金黄、口感爽脆,带着沁人心脾、勾人魂魄的醋酸香气,“臭”得有分寸,闻一口就上头。
李任清楚地记得自己遇到过最优质的酸笋的模样。那是2022年,他在广西最大的竹笋供应地——百色市田林县,发现了一家酸笋个体大小、腌制水准都极其符合企业标准的供应商,得以见到完美腌制成熟后的酸笋:笋体呈现乳白色透明状,粗纤维清晰可见,“用广西本地话来说就是非常对头”。
△品质好的酸笋色泽金黄、
口感爽脆。(图/李健全)
如今,螺满地每年酸笋消耗量在七八千吨,日出货量在四五万斤,这也意味着李任需要将酸笋的损坏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才能稳定日常供给。从选材、腌制到储存,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他。
所以接管酸笋采购工作以来,每到夏季竹笋快速成长期,李任仍会去到距离柳州几百公里外的百色市常驻两三个月。这里盛产的八渡笋,色泽金黄、肉厚细嫩、纤维细少、口感爽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镁、磷等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非常适合做酸笋原料。
△百色市盛产八渡笋。
(图/图虫创意)
通常,优质笋单斤售价会高出一般笋0.2~0.3元,按照公司目前的消耗量,这是数百万的成本开支差异。李任总会爬上山头看笋的长势和品质,挑选出这一年百色生长品质最优的笋。
竹笋是吃水量非常大的农产品,采摘后两小时,就会达到呼吸作用的高峰,“吐”出大量水。为了保障笋的色泽和口感,不让其软化腐烂,农户们会在砍下后第一时间腌制处理。
李任向所有供应商提的要求是:直接用山泉水或井水泡笋,不需要盐或任何添加剂。“这样才能保证原汁原味。”他说。
经过二三十天的吐水、吸水之后,鲜笋内部的微量元素与水里的矿物质发生反应,逐渐释放出醋酸香气,酸笋就腌制好了。
△用山泉水或井水泡鲜笋,
保证原汁原味。(图/视觉中国)
但接下来的储存环节,才是李任全年工作的最大挑战。
因为笋是季节性农产品,每年生长期只有短短几个月,但螺蛳粉的需求全年都在,如何保障酸笋在腌制完成后的近八个月都不腐烂变质,闻臭师的经验和技术至关重要。
李任负责的酸笋仓库里,整齐排列着24个高近3米、直径约2米的大型腌制桶,还有420个高约1米、直径1.2米左右的小型腌制缸,每一个容器上会清晰标注酸笋产地、回货时间、回货重量、供应商、腌制时间等信息。
△酸笋仓库。(图/李健全)
大型腌制桶里的酸笋,会用塑料袋、密封盖储存,隔绝太阳直射;小型腌制缸的酸笋,用作日常生产供给,选用透明塑料袋封存。李任每三天会查看一次腌制缸的笋质,每隔一个月会打开腌制桶,将颜色欠佳的笋翻翻面,口味过酸的笋洗洗水,延长酸笋的储存期。
为了保障酸笋质量的稳定性,李任会在实验室的支持下对每批出货的酸笋都进行质量检验,制定出一份涵盖色泽、气味、口味、形态等直观判断,以及水分、酸度、菌落数、纤维度等数据指标的综合评定报告。
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试验,李任发现粗纤维≤10%、酸度在0.6~1.6之间、每100克含水量≤94克、色泽呈乳白色或浅黄色、形态在3~8厘米的长条状酸笋,品质和口感更佳,“臭”得更受消费者喜爱。
优质酸笋令人欲罢不能的味道,来自高品质的原料、自然但严格把控的发酵过程,以及科学化的储存、质检和品控,绝不是“为了臭而臭”。
臭泽一座城
2014年底,柳州市诞生了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6年后,螺蛳粉便成功跻身“网红”美食行列。
彼时,各大社交平台测评博主、头部带货主播、新锐餐饮品牌、连锁食品企业,全都开始推荐螺蛳粉;水煮型、自热型、冲泡型,市面上螺蛳粉种类五花八门……对柳州的螺蛳粉企业来说,他们纷纷面临着同一种“幸福的烦恼”——产能不足。
△螺蛳粉测评。
(图/小红书截图)
嗅觉足够灵敏的李任,也是在螺蛳粉产业迅猛发展之时,“嗅”到了闻臭师的工作机会。入行后,他从鲜笋腌制开始,下到村里,跟农户学习酸笋制作、储存工艺,到后来制定数据评定标准,管理所有涉农业务,一干就是五年,最终成为螺满地酸笋品质和供给的把关人。
“这份年薪50万的职业引得许多人跃跃欲试,但要保证8000吨酸笋的损坏率低于万分之一,压力真的很大。”李任坦言,研制数据评定标准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有助于手艺的传承。
李任只是螺蛳粉产业链成千上万受益者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像李任这样外出打拼或深造的柳州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到自己从小闻到大、吃到大的产业当中。
△越来越多的柳州年轻人
选择回到家乡。(图/图虫创意)
如今,螺满地公司员工数已经达到340人,其中有不少是90后、00后的大学生。他们选择在工厂附近安家,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柳州味道。“一身酸笋味”,就是对他们职业身份的最大加持与认可。
回想当初,螺蛳粉其实是一种地域美食,甚至垂直到只做“社区生意”。 虽然柳州遍地都是螺蛳粉店,但很难评出公认的名店,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碗螺蛳粉。
△柳州遍地都是螺蛳粉店。
(图/视觉中国)
如果把线下的螺蛳粉店看作是前传,在前传里连“一统柳州”都做不到的螺蛳粉,却在过去几年逐渐走向全国。它被改造成类似于方便面的袋装螺蛳粉,通过拼多多这样的电商销售平台,不仅成了美食中的网红,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发展。
据柳州市商务局数据,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其中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51.97亿元,同比增长38.23%;年寄递量突破1亿件,成为广西首个年寄递量过亿的单类产品。
△袋装柳州螺蛳粉成为广西首个
年寄递量过亿的单类产品。
(图/图虫创意)
“(2021年)螺蛳粉全产业链直接创造3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5500户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脱贫。”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世昌说。
袋装螺蛳粉的热销,既是地方小吃的一次品牌升级,也是中国高速发展背景下,满足“中国胃”的方便速食的崛起。
让全世界都闻到
柳州的“臭”
作为一座长期发展汽车、机械、钢铁制造的老牌工业城市,柳州也将这种硬核基因注入了螺蛳粉行业。
在第一家螺蛳粉企业诞生后的第二年,柳州便举行“螺蛳粉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了螺蛳粉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的理念。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质检标准、管理体系、产业链条等逐步完善,柳州螺蛳粉预包装工业化道路正式开启。
预包装螺蛳粉的标准化、易运输、可储存、便携带等特性,满足了无数远走异乡打工人的口腹之欲;来自拼多多等电商的合作与支持,也为螺蛳粉推广找到了新思路。一条成熟的螺蛳粉工业链在柳州形成,成就了柳州螺蛳粉工业化道路初期的迅猛发展。
一个行业的发展难的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10、到100。要实现销量规模化增长,品控仍然是重中之重。
以螺满地所属的广西美吉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15年,有着商业天分的85后柳州小伙莫勤吉,借着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的东风,成立了广西美吉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建工厂、自研设备、自创品牌,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这也是柳州首批螺蛳粉生产企业、首批获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使用许可的22家企业之一。
彼时恰逢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期,电商化成为预包装螺蛳粉走进千家万户更快捷有效的方式。有过线上开店经验的莫勤吉,不放过一丝生意机会,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起了店铺,很快问鼎平台螺蛳粉销量榜。
△螺满地店铺页面。
(图/拼多多截图)
“我们是首批入驻拼多多的店铺,赶上了流量增长最猛的阶段,一场秒杀活动几万单就卖出去了。”螺满地电商运营总监邓能喆笑着回忆创业初期的日子,一度不敢参加任何平台促销活动,“就怕产能跟不上,发不出货”。
自建工厂,其实就是解决产能问题、稳定产品品质的最大保障。经验化的酸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公司亟须一套标准化、数据化、可复制的科学管理办法。在完成“保产能、扩市场”的基本业务后,螺满地迅速地将工作重点转移向酸笋品质的管控上,深入源头产地寻找优质竹笋,在广西贺州、邕宁等地建起酸笋储存基地,严把质量关。
如今,莫勤吉在柳州工厂建起了两个仓库,其中配料生产包装仓库占地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李任工作的酸笋储存加工仓库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有约20条生产流水线,可实现日产成品袋装螺蛳粉60万包。产品不仅覆盖国内各大线下知名商超、高校和线上电商平台,还销往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其中,在拼多多平台,螺满地日均销量可达到7万包,多个sku位列螺蛳粉好评榜、畅销榜。八年间,这家螺蛳粉企业能在销量上实现数量级飞跃,其实离不开从业者对螺蛳粉品质的朴实追求。
△发货仓库。(图/李健全)
回到走红前,螺蛳粉只是柳州街头的一种特色小吃,甚至可能连一间专门售卖的门面都没有,只能靠着商贩推小车全城叫卖。
但也正是这口从小吃到大的好味道,让柳州人魂牵梦绕——外出归家的打工人一下车就会直奔附近的螺蛳粉小推车,埋头嗦上一碗;再次离家时,他们又会恋恋不舍,许愿“要是能带走就好了”。
也正是对好味道、高品质的追求,让柳州人“理想成真”,让柳州螺蛳粉从小推车,一步步走向了全世界。
校对:遇见;排版:吕秀才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