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恺
编辑|晏非
题图 | 视觉中国
以色列南部的内盖夫沙漠上,超新星音乐节现场的音乐声戛然而止,紧随其后的却是枪声与尖叫声:哈马斯武装人员出现并挟持人质、向逃跑的人群开枪,一位德国女性被打死、被扒去外衣游街示众,超过260人在这里遇害。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发生在超新星音乐节上的惨剧,意味着平静生活的滤镜被彻底打破。要知道,事发的时间点极为特殊: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以阿战争”距今刚满50周年,便迎来了新一轮的巴以冲突。国际社会对此也持高强度关注的态度。
巴以冲突再次引发全民关注。(图/新华网微博截图)
在大部分时候,人们常常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宏观视角,去解读巴以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作出是非曲直的判断。远方的炮火与轰炸,最终也往往只是呈现为几行新闻与数据,被我们匆匆划过。
但对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来说,无休止的战争和冲突到底意味着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对此,我们联系到了曾在以色列留学旅居的中国学生kali,以及定居以色列10年的95后医学生daniel,试图从他们的第一视角来了解更多情况。
以色列的地铁上贴着标语“亲爱的乘客,请注意周围的环境,看到任何可疑物体都要告诉司机”,旁边一排红字则显示“记住,提高警惕可以避免灾难”。(图/受访者提供)
音乐和生活都中断了
如果要在互联网上追溯与10月7日“超新星音乐节”惨案相关的第一则视频,可能只是这样的画面:
防空警报拉响、现场音乐被切断,一位警察拿着麦克风在现场疏散人群,但画面中的大部分年轻人并未感到害怕。一些人举起手机拍视频上传到tiktok,抱怨周末的party又被打乱了。
警察刚开始疏散人群时,大家还在拍视频。(图/视频截图)
在刷到零星几条新闻的前两个小时里,daniel也和这些年轻人一样,抱着一种见怪不怪的心态:
“对于以色列的平民来说,袭击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一次。要么是听到防空警报被拉响,要么是看到有人试图穿过边境。大家会按照指引到防空洞避险,所以这次一开始也没想到事情这么大,只是觉得‘啊,又来了’。”
除去不时要面对“袭击”这一插曲,大部分时候,以色列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其他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以色列留过学的kali去过位于特拉维夫的金属音乐节,不同种族的移民、旅客、外国面孔都会出现在这里。“那次我也被打伤了,但主要与金属音乐的文化有关,大家很投入。平时我们也不会因为昨天新闻说死了个人,今天就不出门了,大家该干吗还是干吗。”
她此前唯一相关的“遇险”经历,是在去年年底。当时她在耶路撒冷到海法的火车上,经过特拉维夫站时,她们得知两公里外发生了恐怖袭击。警方上车告知有异常情况,关闭车门排查了两小时,后来她才听朋友说,是车上有疑似有炸弹。
2022年年底,kali参加了以色列特拉维夫的金属音乐节。(图/小红书@奇迹卡利)
但这一次显然不同。
起初,所有人都不在意,直到恐慌一点一点扩大——人们先是听到附近的枪声,又目睹远处的人被射击,旁边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从新闻发布的现场遗体照片中,daniel辨认出了四五个熟悉的面孔,其中有不久前和自己一起坐公交车去上课的学生。
在daniel看来,这并不是两队士兵之间在互相攻击,而是一群手持机枪的人闯入平民家中,把父亲杀掉,把母亲和孩子带回去作为人质。
新闻视频中,5岁的小孩被推搡着喊“小犹太人”,在公交车站等车的老人被随机射杀。“你很难想象在同一天,有人早上醒来准备参加音乐节,想要去放松一下;也有人早上醒来就拿起枪,准备今天要去杀人。”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0日,以色列基布兹雷姆,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了超新星音乐节,音乐节的废弃现场。(图/视觉中国)
随后,以色列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daniel迅速联系了家人——在以色列,自己的妹妹和朋友正处于服兵役的年纪,很多人刚加入军队不到半年,这也意味着他们可能要被派往前线。
在和平时期,他的妹妹主要负责给新招募的士兵评估分类,根据不同人的兴趣和特长,安排他们接受司机、工程师、仪仗队等的训练。如今进入战争时期,不少人被调岗去维护城市的正常运转,为市民的食宿、药物提供保障,并宣传关于恐怖袭击的应对方式。
10月9日凌晨,大批以色列人出现在美国纽约机场,计划乘机回国入伍参战。不少还在读书的医学生主动请愿到临时搭建的医院帮忙,并将位于加沙边境的普通人家庭接过来,安置在学生宿舍。而在daniel家附近,献血的队伍排起了一条9小时的长龙,超市里的货物也被一扫而空并送到军队中。
这片一直处于动荡的土地,再度硝烟四起。(图/受访者提供)
如今全民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当中。daniel认为,未来他也有可能会应征出现在战场上,不是因为那些高大上的口号,纯粹是因为私人情感:
“当你看到死去的人里有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时,冲突就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新闻,而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这次我们不是说要去和阿拉伯人打仗、守卫我们的土地,而是我的朋友被杀了,我必须要站出来保护其他的朋友。”
永无宁日的土地
10月7日,哈马斯方面表示,此次军事行动是对以色列亵渎阿克萨清真寺和持续数十年暴行的回应。但让kali感受到讽刺的是,他们屠杀的大多是无辜的民众。而在音乐节上的受害者,大多是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甚至是在过往冲突中呼吁过“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暴行”的年轻人。
巴以冲突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以色列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应许之地,而巴勒斯坦人认为这是他们世代生长的土地,这一话题的争论永无休止。
在曾于以色列就读过政治学专业的kali看来,它是历史的,是政治的,也是深深融入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的。
kali曾经与普通阿拉伯家庭生活过一段时间,非常能共情他们的处境。她在当地村庄看到过一片荒地,得知这里的人世代以种植橄榄树、到油厂榨油为生,但后来多数阿拉伯人被迫撤走,这些树都变成了无人看管的野生作物,只能作为他们存在过的证据。
而那个阿拉伯家庭的母亲,也向她讲述了自己儿子如何死去的心碎经历。“当时我完全是失语的,这不是印在书本上冷冰冰的一句话,而是他们经历的日常生活。”
2022年年底,kali在阿拉伯农庄打橄榄,听当地人讲述从英属地到犹太人建国期间,这个村子经历的变迁。(图/受访者提供)
谈论巴以冲突,是年轻人的日常。在学校的宿舍墙,总会有人涂鸦写上“支持巴勒斯坦”的标语,很快又被另一个人改成“支持以色列”。
“之前有小型的恐怖袭击发生时,我的同学也会分为很明显的两派。一些人在ins上悼念不幸死去的年轻人,一些阿拉伯的朋友就会说:‘你为什么要为这些偷走我们土地的人哭泣?’”
大多数时候,巴以冲突这一话题,在年轻人群体中仅限于言语上的辩论,并未付诸肢体暴力。daniel遇到过最“冲突”的例子,也就是他在节假日往宿舍门口贴了以色列的旗帜,结果被人默默撕掉,换成了一些巴勒斯坦地区的旗帜。
但在这片土地上,提高警惕也是他们的日常。daniell提到,在以色列,如果你丢了一个包裹在地上,没有人会帮你捡起来,大家会怀疑这是一个炸弹,并且马上打电话叫警察带特殊装备来排雷。
“毕竟这种情况发生过好几次,之前我在机场也看到有人留下一个小袋子,但就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警察会对出现在路面上的可疑包裹进行排查,有时会在远处让机器人用机关枪扫射。(图/受访者提供)
以色列所谓“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或多或少也与这一点有关。不过,daniel补充,在以色列居住的人群中,只有60%的人是真正满足条件去服兵役的,宗教教徒、孕妇可以免于服役;服兵役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成为一名战士,还有后勤、仪仗队、it人员、文艺工作者等选择。
“大多人其实没有想太多,只把它当作人生历程中的一部分。18岁高中毕业后,服完三年兵役就去上大学,至少在我的社区是这样。我们会学习如何使用基本的武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进行专门训练,可能你拿到一把枪知道怎么开,但用来瞄准并伤人是很难的。”
18岁高中毕业后,服完三年兵役就去上大学,大部分人并没有想太多。(图/《消失的士兵》)
但从巴勒斯坦人的视角出发,他们对此有另一套解读。
典型的另一个争议是,巴勒斯坦人在跨越巴以边境时,需要在通过检查站时,接受例行的证件检查,不同颜色的身份证明,让世代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他们感到自己像是“次等公民”。而在daniel看来,这就像一个人去别的国家出入境应该出示护照一样,很正常。
像这样的“各执一词”并不少见,而这与长期研究巴以冲突的人类学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赵萱的观察,也相互印证。他提到,双方是存在认知错位的:
对于以色列政府而言,1967年“六日战争”后,犹太人实现了对耶路撒冷的绝对控制,在现代人权、国际公约和法律实践的互相约束下,正在经历从“军事”到“市政”的治理转向;而对于控制区的巴勒斯坦人而言,土地成为他们有且只有的财富,并上升为对抗强权、维系社会运行与整合的基石,也带来了个人与家族之间的利益冲突。
走在以色列的街头,你可以看见关于土地之争的标语。(图/受访者提供)
巴以冲突的复杂性,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和“站队”就可以说透的,矛盾和冲突的对象时常在变。daniel说:“你跟100个人谈,会出现100种看法。有人觉得这片土地该划分成两个国家,有人又觉得应该合并,尊龙凯时旗舰厅的解决方案就有十几二十种。”
但复杂性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未来不一定是毁灭性的战争。至少在当下,在战火燃起的这一刻,我们不要将它推向最糟糕的结果,无视最基本的人道和共情,继续走向争吵和撕裂。看到网上不少人说“以色列都在卖惨”“活该被袭击”,daniel只觉得悲哀:
“你如果真的能看到那些视频,看到一个心碎的妈妈失去她的孩子,看到一个茫然的小孩在寻找他的家人,还能轻易地说出这些话来吗?”
截止发稿前,袭击和战火已导致1600人死亡。
(受访者均为化名)
校对:黄思韵
运营:鹿子芮
排版:付赢
评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