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生活趋势报告
从《萨陀那舍身饲虎图》到《开国大典》,董希文的创作和生命与中国历史紧紧相连。
说起油画《开国大典》,即便在艺术圈之外,也几乎无人不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董希文的艺术创作有着红色烙印,但这显然不是他的全部。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看来,董希文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一直没有得到最公正的评价,革命历史画只是他全部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014年12月19日,适逢董希文百年诞辰,“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其母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为“转益多师”、“心系敦煌”、“革命历史画”、“重走长征路”、“春到西藏”和“访苏之旅”六部分。画作占满美术馆三层的全部空间,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董希文作品展。
展览集中了全国各地重要博物馆、美术馆的馆藏珍品。其中,有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两个版本的巨幅革命历史画《百万雄师下江南》和《抗美援朝》,有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董希文40年代代表作《哈萨克牧羊女》和60年代代表作《千年土地翻了身》。来自敦煌研究院的《苗民跳月》,他临摹敦煌壁画中的代表作《萨陀那舍身饲虎图》等敦煌时期作品也在此次展览之列。
除了展出大量原作,展览还首次曝光了《开国大典》的创作小稿和《百万雄师下江南》创作稿等珍贵文献,让董希文的艺术思想变得清晰而立体。
20世纪30年代,董希文考入苏州美专,在这所由颜文樑主持的艺术名校里接受科学而又严格的素描训练,打下了造型严谨、画风细腻的艺术基础。此后七年,董希文辗转杭州、上海、湖南、越南等地,先后师从法国教师、林风眠、常书鸿等名家。
尽管董希文以油画为主要创作手段,但在他的作品中依然能够看到传统艺术的熏陶,这种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创作理念,贯穿他的整个艺术生涯和教学实践。
董希文热爱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风貌。他曾几次进入藏区写生、走访,用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创作了《喜马拉雅山颂》、《雅鲁藏布江之歌》等西藏题材作品。“我的感情始终是与这样的情调相通的,今后我还是要画这样的画。”从董希文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西藏题材的创作尤为钟情。
此次展览的“心系敦煌”部分展出了董希文20世纪40年代在敦煌研究临摹敦煌壁画,在当地写生和创作的作品。当年,董希文被敦煌壁画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与新婚妻子跋山涉水前往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敦煌。在敦煌的三个月,董希文在昏暗的灯光和阴冷的石窟内临摹了大量北魏时期的壁画。冬天,他走出冷到无法继续创作的石窟,深入到哈萨克族的生活中,创作了《哈萨克牧羊女》等反映当时哈萨克族生活的油画作品。
董希文的艺术是在行走中完成的,从苏杭到北京、西藏,重走长征路,再到后来的苏联之旅,所到之处,他都深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并在了解之上自由创作。他把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融入油画创作中,这让他的作品常常呈现出跨越东西方艺术形态的质感和气象。
董希文的女儿董一沙在回忆父亲的文章《我认识的董希文》中写道:“他很喜欢说起‘生命力’这个词。这种生命力不光是具体某一个人的,他是对整个人类或者大自然的生命力的赞美。欣赏他那批西藏之行写生的色彩,你会感觉到身上很有力量。他自己说,颜色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在画里面。他的那些抒发着心中大气的作品,永远散发着创造的生命力。”
自从创作《开国大典》,董希文的生命就与这幅画连在一起。
作为当时国内写实油画的代表性艺术家,受特定历史时期影响,董希文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其中,《开国大典》是他知名度最高的历史画作品,更令他的声誉扩展到艺术界之外。
展览现场的主色调是《开国大典》中的红色,纯正的颜色提升了展厅的肃穆氛围。许多回忆《开国大典》创作过程的文献都提到,这是一幅命运多舛的作品,受政治因素影响数易其稿。
最初,董希文亲眼目睹了开国大典盛况,立即产生了创作相关作品的欲望。因为题材特殊,在创作过程中,董希文对构图和色彩做了长时间的推敲。在构思草图阶段,他身上经常揣着一张小画稿,凡遇到美术界和文艺界人士,一定要拿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连自己的学生也是他虚心求教的对象。
《开国大典》创作完成后,由于题材和曝光度的原因,董希文在国内外名声大震,作品受到业内外好评。但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政治上的动荡,《开国大典》曾做过几次修改,一度去掉高岗,增加麦克风的数量,去除刘少奇,补添董必武,甚至在董希文身患重病的生命末期,《开国大典》依然在他的督导下,进行着新一轮的修改。
除了《开国大典》,董希文在“重走长征路”中实地走访,用笔记和手稿重现了当年中国红军的长征图景。如今看来,这些作品不仅是杰出的创作,也和《开国大典》一样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画的是河山,表现的是历史。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有写实传统,这传统就是由董希文创立并传承下来的。直到今天,与靳尚谊、陈丹青等人谈起央美时期的学习经历,他们依然习惯把早就更名的“第三工作室”称为“董希文工作室”。
对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国内美术教育来说,董希文的贡献与他的油画创作一样不可忽视。
费正在回忆恩师董希文的教学时说:“教学大纲中写到了要学习外来的艺术,董先生要我们选择和中国人观念比较相近的艺术来学习。他对现代派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他提出把塞尚作为起点,我们的画要像苹果一样落地有声,不要轻飘飘的不真实。”
在董希文弥留之际,学生姚钟华曾和师兄弟前往探望恩师。当时,姚钟华正在创作两幅作品,一幅黄河,一幅长城。重病之时,董希文仍不忘教诲他说:“你不是画一时一地的黄河,你画的是千古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是姚钟华最后一次聆听先生的教诲,随后他按先生的提点,将长城画成了大雪纷飞下的长城。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像董希文这样的老先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术界应该对他们的作品和教学思想做深入的学术研究,并让他们的教学理念在今天的中央美术学院继续传承。
此次展览是范迪安回归央美后举办的首次大型展览。范迪安说,在董希文展览之后,他们还将持续推出央美老一辈杰出艺术家的大型回顾展。此次启幕展之所以选择董希文,是因为“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历史进程中,董希文是一位为中国油画艺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毕生贡献的艺术大家与名师”。董希文对“油画民族化”、“油画中国风”的探索和艺术主张,至今仍影响着国内的艺术实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