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国风经历过诸多注定会被铭记的高光时刻:年初,央视神综《国家宝藏第三季》携九大博物馆归来,穿梭时空的回眸仍在继续,听国宝诉说光阴的故事。除夕,河南卫视成了春晚斗法的黑马,14位灵动少女翩然舞出的“唐宫夜宴”,被网友称为去年春晚“最好看的节目”——殊不知,那只是河南卫视超神一整年的前奏而已。夏天,难得一见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上映,东方美学意境和电影工业特效的奇妙搭配,让离戏曲已经很远的年轻人大受震撼。跨年,b站为年轻人带来的第三个“最美的夜”跨年晚会,则意料之外地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含量十足的舞台。其中,作为国风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炸裂全场,斩获满屏弹幕的“全场最佳”。在z世代云集的b站舞台站上c位,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收官。至少,这意味着,借传统文化复兴的国风,真的走进了年轻人心里。其实,在圈地自萌的小众年代,国风本就是由年轻人推动的“青年文化”。2003年11月22日,郑州电力工人王乐天穿着汉服走上郑州街头,成为了见诸报道的中国现代第一位穿"汉服"示众的人。这个在当时颇为行为艺术的举动,也在后来被认为追认为当下汉服潮流的起点。此后,国风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在不同的领域生根发芽,以翻唱为主的古风音乐、靠《仙剑奇侠传》《轩辕剑》撑起的国风游戏、凭诗会友的《中国诗词大会》等国风节目,形式和圈子全然不同,却有着对山水、礼乐、诗画等传统文化高度相似的审美趣味。近20年后,《只此青绿》成为了这场漫长接力赛的一个小小高峰。b站跨年晚会节目《只此青绿》。
这部出道即巅峰的作品,灵感来自故宫中的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以现代展卷人的视角对话天才画家王希孟,缓缓铺开一卷富有宋制美学意趣的画卷。只不过,与传统歌舞剧不同,《只此青绿》“诗”的意蕴,要比“剧”更鲜明。在这个舞台上,从朱红、月白到青绿,不同主色调的舞者就是《千里江山图》的一抹色彩。譬如,在今年b站跨年晚会上登台亮相的“青绿”选段中,青年舞者孟庆旸饰演的符号性角色青绿,就是画中的一种矿物颜料。
b站跨年晚会舞台上的孟庆旸。
所谓“舞绘”画中千里江山,就是通过这些舞者的演绎,搭配展卷、问篆、唱丝、寻石、细笔、淬墨、入画的过程,将独一无二的宋制美学呈现在舞台之上。不难看出,在剧情和形式上构思复杂的《只此青绿》,既有诗的韵味,也有画的灵动,审美门槛并不算低。但在2021年,《只此青绿》同样在市场上大获成功,被观众和网友誉为2021年度“必看”作品,首演即以2.47亿曝光量,成为破圈爆款。这真的不是仕女图活了吗?
从“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观众接纳度的提高当然不是偶然。几天前刚刚收官的综艺《舞千年》,便因为相似的探索而成为年度爆款。这部由b站和河南卫视联手打造的国风节目,同样以传统舞蹈为媒,回望中国历史上最动人的故事。《舞千年》的舞蹈作品《相和歌》。
譬如,扬州市歌舞剧院带来的舞剧《朱自清》片段,就还原了《背影》中父亲佝偻着背,颤颤巍巍地攀上月台买橘子的片段;而以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事件为故事背景的《醒狮》,则将醒狮、南拳、舞蹈,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以气势恢宏的舞姿重现人民抵御外敌的热血。舞剧《朱自清》。
去年豆瓣评分最高却也争议最大的国产动漫电影《雄狮少年》,同样写实地描绘了岭南的舞狮文化。得益于动画赋予的自由度,岭南舞狮得以“重生”,再现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被遗忘已久的绝技。无论对影片持何种态度,多数观众至少也会认同《雄狮少年》不再依赖传统大ip的大胆。纵观国风的爆款路径,这其实是一条不太好走却无比值得敬佩的路。
毫无疑问,在这十几年间,不少人是将国风看作“流量密码”的,文化幌子连在明面上都完全遮掩不住只是为了搞钱的心思。
在急功近利心理的作祟下,打着国风的旗号粗制滥造、山寨抄袭、坑蒙拐骗,几乎是与行业繁荣共生的“bug”。
所以,有人能把屈原的故事拍得充满狗血与玛丽苏剧情,有人能披着国学班的皮行传销之事,有人卖着“乾隆年间”的瓷器印的却不是繁体字,还有人抱着“谁火抄谁”挤入刚起步的中式烘焙赛道,成为行业的劣币……
绝代骚人屈原和民间女奴莫愁女上演玛丽苏恋情你敢信?/《思美人》
这样的国风,自然是空心、低质、无根的。
所以,从自娱自乐的小众文化到迅速破圈的主流审美,那些真正成功的国风,真正值得敬佩的是,自身全然不同的“流量密码”——不依赖流行大ip,更不需靠明星吸睛。
《舞千年》的舞剧《醒狮》。
那些自得其乐的年轻人,可以在圈子里自顾自地翻唱,举行线下展览,把汉服当常服,却不见得会把“曝光”当一回事。作品本身所呈现的传统文化、现实精神和审美水平的自信,恰恰才是国风从圈地自萌进入主流视野的杀手锏。或许,那些真正借此破圈而出的国风内容,足以将自己变成流量ip。这一点,作为各大卫视中曾经的“小透明”,火了一整年的河南卫视就很有发言权。譬如,你可能不曾记得舞者的名字,但一定曾被《洛神水赋》唯美的水下舞蹈惊艳,回味起中学课本上读到过的那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水下洛神,惊艳上亿网友。/《洛神水赋》
七夕晚会的开场舞蹈《龙门金刚》,则是现代科技与非遗国宝的奇妙相遇。在当时,河南卫视专程跑到龙门石窟实景拍摄,代表神舟十三号的13个“飞天”和象征龙门“金刚”的舞者在大佛注视下起舞,在ar技术加持下,仿佛千年前的神话重现人间。
河南卫视的舞蹈节目《龙门金刚》带给观众“绝美震撼”。
正如《雄狮少年》对小镇青年不屈不挠的歌颂,传统文化借着国风“吹”进当代青年灵魂中的,还有那些支撑中国人五千年的熠熠发光的精神力量。对于年轻人来说,欣赏传统的审美,那代表着值得自信的文化底蕴;推崇古老的故事,那是因为人类的悲欢古今相通,藏在传统文化中的宝藏,正被当代青年一一发掘。当然,这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故事,本就将君子有道、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等精神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国风节目的诠释,不过是以这个时代的方式,重新唤醒我们的dna。事实上,这几年深入人心的国风内容,在卖相上并非都如《只此青绿》《洛神水赋》《龙门金刚》那般“大阵仗”。但,年轻人的耐心其实不容小觑,我们既能欣赏东方意象自身的美,也能耐得住平淡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文物修复师的工匠精神鞭策自己,更可发自内心地安利《觉醒年代》,因为百年前的新青年,从来都是“吾辈楷模”。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镜头对准在“深宫”埋头工作的文物修复师。
或坚定、或奋进、或勇敢,这些当然都是早已刻在我们骨子里的dna。前不久刚收官的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是一个不太讨好的“掉书袋”题材,但节目通过故事演绎,从典籍中挖出的古人精神,还是引来了大批“自来水”的安利。在节目第一期“尚书”篇中,这个答案就已不言而喻。当时,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在回答《书》为何而读时,给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本“书”,既是指《尚书》的前身《书》,同样也指向当代青年读书人今天仍然应该继承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国风从小众迈向高级,年轻人也应该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自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年轻人得以拥有诸多与同好聚集的精神角落,从榕树下、天涯到如今的b站,莫不如此。今天的年轻人凭借着兴趣与热爱,在互联网上借着手工、服饰、画画和音乐等形式,传承和创新他们所热爱的传统文化。而这些美好的创造也终将以全新的模样,指向少年理想、热血、拼搏的精神。你看,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具只有半张,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便用一期12分钟的视频,完完整整地还原出这份来自3000年前的礼物。b站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用500克黄金敲数万锤纯手工打造三星堆黄金面具。
另一位up主“雁鸿aimee”的视频,则用金丝和花朵等材料,结合中国传统手艺,打造出华美的国风服饰,在米兰时装周的秀场上大放异彩。
b站up主“雁鸿aimee”的视频《当中国手艺登上米兰时装周》在站内走红。
曾在b站翻唱陈奕迅的《孤勇者》大火的up主咻咻满,凭原创国风舞蹈《龙珠舞》配乐《觅龙》再次一鸣惊人。这首bgm搭配了戏腔、唢呐、琵琶等元素,炸裂全场。《觅龙》舞蹈。
所以,当年轻人如此优秀,那些在行业中耕耘的大人,又如何能不努力一把,以更优秀的国风内容回应少年的期待。而那些长大成人的少年,自然也在源源不断地涌入,成为滚滚洪流的推动者。没有人永远20岁,但永远有人20岁,这自然是国风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作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国风”一词其实来自《诗经》,反映着数千年前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如今,浓墨重彩一笔的2021年已经过去,国风内容更加汹涌来袭的2022,也已经箭在弦上。是更加光芒万丈还是再次回归平淡,目前犹未可知。但,我们大概也可以对此抱持乐观和信心。毕竟,时间终会是最好的淘汰机制。那些终将被时间留住的作品,肯定会将形式美和精神力都带到我们面前。这些特质,能让它穿越时间,穿透不同人群,留下来成为经典。
评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