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卖
近几年,博物馆出版图书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装帧符合时代潮流,选题策划丰富多样,产品差异化明显,定价也比较亲民,绘本、图录、参观指南等应有尽有……
当博物馆图书走下神坛,在学术性与趣味性之间找到平衡,你确定不入手一本博物馆出版的图书吗?
雷霞在《以儿童视角看博物馆青少年读物》一文中就提到,不同年龄段(0 至 3 岁、3 至 6 岁、7 至 12 岁、12 至 18 岁)的少年儿童对博物馆需求又不尽相同,需要博物馆针对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量身定做,精准策划,满足学龄前、学龄儿童、初高中生的不同诉求。
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藏手绘海错图》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数十幅《海错图》,把图中的线描提炼出来,制作成线描本,一页彩图对应一页线描图;同时每幅图配以简短的文字,对每种海洋生物都做了简明扼要的解说,让小朋友在赏玩《海错图》册的同时,又可参照原图进行涂色,寓教于乐。
《话说中国》系列图书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将中华民族最可富贵的精神和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演绎得生动而传神。这一新的组合,在广大的社会公众与严肃的历史科学间搭起一座饶有兴趣的阅读桥梁。
《南通博物苑》外观设计、部分内容
图书作为观众走进南通博物苑空间、了解博物苑藏品、纪念参观体验的载体,既为观众提供了博物苑参观导览的功能性服务,也为观众提供博物苑资源的纪念性衍生品。
图书部分内页展示
博物馆的儿童读物将文化与童趣结合,用浅显的文字、大量的绘图引起低幼读者的兴趣,采用卡通形象,图文并茂,在寓教于乐中传达知识。
成都博物馆协会与成都博物馆共同牵头,联合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川渝两地近20家文博单位,以及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市回民小学等多所成都市中小学校,共同推进实施“巴蜀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编撰出版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巴蜀文化普及读本《我的家在巴蜀》。这是市面上第一套面向中小学生介绍巴蜀文化的普及读本。
“最重要的一点是恰逢其时”,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博士颜信认为,这套书的出版,是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适时出版的,旨在引导学生全面系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感知巴蜀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热爱巴蜀文化,热爱我们自己家园。”
《我的家在巴蜀》(小学版)部分内页展示
作为书籍的推介人,成都博物馆副书记李景意在现场谈到了该系列书籍所具有的特色。“书籍角度独特,立足于挖掘川蜀两地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引领青少年学生在巴蜀几千年文明的历史中纵横穿越,体味巴蜀文化的魅力,更清晰深刻地了解家乡,从而产生更深的热爱和敬意。”
2018年广州博物馆举办的“字字珠玑——广州博物馆典藏铭文刻辞类文物”展览,筛选了300余件文物进行了展览,此外,2012年至2016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期间,馆方工作人员对馆藏文物做了全面的梳理,这都为《字字珠玑——广州博物馆典藏铭文刻辞类文物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字字珠玑——广州博物馆藏铭文刻辞类文物选》封面及内页展示
图书部分内页展示
安徽博物院配套“融·合 —— 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推出的读本《繁华平城 —— 4—5世纪的北魏生活与艺术》立足于展览本身,注重挖掘文物背后故事,一物一文,环环相接,展现出北魏生活艺术全貌。同时囊括了考古纪实、修复过程、展览缘起、策展巧思、空间设计等内容,严谨清新又通俗易懂,专业人士可产生交流与共鸣,普通观众也不会觉得艰涩难懂,望文生怯。
安徽博物院出版的《繁华平城 ——4—5世纪的北魏生活与艺术》
博物馆出版图书不可一蹴而就
文物保护管理部工作人员拍摄广式彩色玻璃窗
“编辑流程包括文物拍照或扫描、文物信息采集和整理解读、撰写文物概述及词条、专家审稿、书稿设计、出版社审校、印刷等,是一个集合众人智慧的集体工程、系统工程。”
广州博物馆吴凌云馆长、陈红军研究馆员等一起释读德化窑白瓷杯上的文字
“所以,每本书得根据文物藏品的情况组建编辑小组人员,通常包括学术委员会成员、文物保护管理部的文物保管员、陈列研究部的展览陈列编辑、熟悉该类文物或该段历史的研究人员、摄影师等,往往要历经数年才能出版。最大的工作量其实是前期的文物整理拍照和长期的研究积累,不可一蹴而就。”
广州博物馆联合广东省考古院检测分析出土金银器的成分
“通过展览和图书出版、教育推广的融合,我们逐渐形成了广州博物馆展览品牌、教育活动品牌,也不断凸显藏品的优势,搭建了馆藏外销画、外销瓷、丝织品,以及广州出土明器等藏品的研究、展示基地。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了一批熟悉馆藏文物,既能够开展文物与历史研究,也能策划展览和图书出版的骨干力量。”
印刷厂校色工作
广州博物馆关于博物馆出版图书思路的转变与活化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在出版图书这一方面积极谋求转型的缩影。“除了依托馆藏文物、加大研究整理力度外,还会积极推进文物图录的出版,及时将丰富的馆藏文物信息及阶段性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博物馆里的藏品是属于广大民众的,应该坚持‘民有’‘共享’。”
由此可见,一本博物馆出版图书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钻研,凝聚了馆方人员的心血,把“中国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捧在手心,让”文物活起来“,在指尖流传。这样的图书,你值得拥有!
评论